據了解,這些進口產品的附加價值通常很低,印度政府打算對東南亞洲國家的產品在進口港口進行更頻繁檢查,提高進口產品品質標準,數量上加以限制,要求更嚴格的資訊揭露,印度相關官員對路透表示。
針對的進口產品主要是賤金屬、筆電和手機的零組件、家具、皮革產品、玩具、橡膠、紡織品、空調和電視機等。
印度製造業資訊協會執行長保羅(George Paul)表示,印度的東協自由貿易協定在很多方面都沒得到好結果,特別在電子產品領域,很多產品是繞道東協國家來到印度。
新措施預計將影響到馬來西亞、泰國、越南和新加坡東協國家,這些國家與印度簽有自由貿易協定(FTA)。印度官員表示,提高關稅的效果有限,現在是要提高產品品質標準,並確保來自FTA的產品是根植於這些國家,所以海關會更警覺。
印度政府也正在討論從上述國家進口的產品,其附加價值必須從現行的20~40%再往上提升。
中國是印度第二大貿易夥伴,在截至2019年3月財年中,印度對中國貿易逆差為535.7億美元。
(時報資訊)